依替米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神经肌肉阻滞、胃肠道反应等。依替米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1、耳毒性
依替米星可能损害内耳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或耳鸣,严重时可致永久性耳聋。耳毒性通常与用药剂量和疗程相关,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用药期间出现眩晕、耳闷胀感应立即停药并就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依替米星注射液,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2、肾毒性
该药物可能引起肾小管损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或血清肌酐升高。长期大剂量使用、脱水状态或合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会加重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调整剂量。肾毒性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3、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药物热等过敏症状,极少数发生过敏性休克。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用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出现皮肤红斑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抗过敏治疗。
4、神经肌肉阻滞
依替米星可能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无力、呼吸抑制等,多见于快速静脉注射或与肌松药合用时。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出现相关症状需静脉注射钙剂拮抗。
5、胃肠道反应
口服制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通常程度较轻。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刺激,严重腹泻需警惕伪膜性肠炎。注射给药时此类反应较少见。
使用依替米星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防跌倒,注意补充水分维持尿量。用药后出现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与其他药物混用。治疗期间建议低盐饮食,限制高钾食物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定期复查听力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