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广安门中医院专家为你揭开幽门螺旋杆菌与中医体质间的奥秘

发布于 2019/11/21 13:24 复禾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医院、脾胃科吴红梅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 Hp)是一种革兰阴性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黏膜,作为消化道疾病十分重要的致病原,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相关胃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会目前将 Hp 定义为Ⅰ级人类致癌因子,大量临床研究表示,Hp 感染可直接导致人体 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时引发不明原因的缺铁性 贫血等疾病,直接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现代医生们也在积极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的吴红梅副主任医师从传统中医学中获得灵感提出了——中医体质因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的作用。中医学中将人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质。并且体质学认为,某些疾病或者某种类型的疾病与某一种或者某些中医体质密切相关联,简单的说就是某种或者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相关联,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实。吴红梅医生认为“由于受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个体体质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形成某些 (类) 疾病发生的背景或基础。因此,不同的体质类型人群感受幽门螺旋杆菌病邪后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和证候。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湿热体质或气郁体质可见反酸、烧心、口臭、呃逆或便秘,气虚体质可见纳差、胃胀、腹满,阳虚体质可见胃寒、胃胀或痛、慢性腹泻,这就是受到体质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临床上可见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的临床转归迥异,有的感染者表现为轻度慢性胃炎,有的感染者表现为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有小部分感染者却发展为胃癌、胃黏膜相关 淋巴组织淋巴瘤等严重疾病。吴红梅主任强调:体质差异可能是导致该病不同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可变性。由于体质是可调的,这就使预防和根治疾病成为可能。最后吴红梅医生说“从理论上说,调节改善体质是可以预防相关性疾病发生。如果通过研究找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易发生消化性溃疡或恶变的体质类型,进行早期干预,改善体质,辨证结合辨体论证,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同时 根据体质可调论,如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体质,有可能改善临床结局,达到 “治未病”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