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不是蛇胆疮。病毒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而蛇胆疮是带状疱疹的俗称,特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发感染导致的皮损。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1、病因差异
病毒性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唇疱疹或生殖器疱疹。蛇胆疮则由潜伏在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导致,病毒沿神经分布区域引发带状皮疹。前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后者仅发生于既往患过水痘的个体。
2、症状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性疱疹常见于口周或外阴,皮损为群集小水疱伴灼痛,易反复发作。蛇胆疮特征为单侧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伴随剧烈神经痛,常见于胸背部,愈后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两者均可伴发热但后者疼痛更显著。
3、诊断方法
病毒性疱疹可通过疱液PCR检测病毒DNA确诊,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阶段。蛇胆疮主要依据典型皮疹分布和疼痛症状诊断,必要时行病毒抗原检测。两者均需与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鉴别。
4、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病毒性疱疹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严重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蛇胆疮需早期使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抗病毒,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控制神经痛。两者均需保持皮损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5、预防措施
病毒性疱疹患者应避免亲吻或性接触,发作期使用单独餐具。蛇胆疮高危人群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两者均需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诱发。
病毒性疱疹与蛇胆疮患者均需注意皮损护理,避免搔抓导致细菌感染。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若出现高热、视力受影响或排尿困难等并发症,须立即就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考虑物理治疗辅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