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盆腔积液深度在10-30毫米属于正常范围,通常由卵泡破裂或黄体形成引起,无须特殊处理。
排卵期盆腔积液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常见现象。卵泡成熟破裂释放卵子时,卵泡液可能流入盆腔形成积液。部分女性在黄体形成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渗出液。积液深度在10-20毫米最为多见,此时通常无腹痛等不适症状。当积液量达到20-30毫米时,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感,但多数在1-2天内自行吸收。积液性质多为清亮淡黄色,超声检查显示无分隔、无血流信号。这种生理性积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病理性积液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现周期性出现、范围局限、无伴随发热或异常分泌物。
建议女性在排卵期保持适度活动促进积液吸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日常可观察基础体温变化辅助判断排卵时间,若积液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严重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输卵管积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病理情况。经期前后注意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减少盆腔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