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怀孕后期需重点关注胎动监测、定期产检、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心理调节。怀孕后期通常指妊娠28周至分娩前,胎儿快速发育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风险,需密切观察身体变化。
1、胎动监测
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次数,正常情况每小时3-5次。胎动减少或剧烈变化可能提示胎儿窘迫,需立即就医。可使用胎心仪辅助监测,但避免过度依赖仪器。胎动异常可能与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胎动骤减或持续躁动。
2、定期产检
孕后期产检频率增至每周1次,重点监测血压、尿蛋白、宫高腹围等指标。B超检查可评估羊水量、胎盘成熟度及胎位情况。妊娠高血压患者需加强尿蛋白和眼底检查,妊娠糖尿病需重复糖耐量试验。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征兆。
3、合理饮食
每日增加200-300千卡热量,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控制精制糖摄入以防血糖波动,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钙摄入量需达1000-1200毫克。分5-6餐少量进食缓解胃部压迫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诱发宫缩。
4、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可改善血液循环并增强产力。避免仰卧位运动防止下腔静脉受压,出现头晕、腹痛需立即停止。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游泳可缓解腰背压力但需注意防滑。
5、心理调节
产前焦虑可能引发失眠、食欲紊乱,可通过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分娩计划。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需寻求心理干预,严重焦虑可能影响催产素分泌。
孕后期睡眠建议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使用孕妇枕支撑腰腹部。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阴道出血等临产征兆时,需携带产检资料及时住院。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准备待产包时需包含吸管、拖鞋等便利物品。注意观察手脚肿胀程度,突然加重要警惕子痫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