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可以检查尿毒症,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功能。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需结合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
血液检查中,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是尿毒症的重要指标。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肾功能下降时排泄减少,血液中浓度上升。尿素氮反映蛋白质代谢和肾脏滤过功能,数值异常提示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年龄、性别等计算,低于15毫升每分钟可能达到尿毒症标准。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也可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这些异常与尿毒症相关。部分患者需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和钙磷代谢,因肾功能衰竭常继发矿物质代谢紊乱。
尿毒症诊断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尿液分析可发现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损伤证据。超声或CT能观察肾脏形态变化,如萎缩或梗阻。贫血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也可能异常。对于疑似尿毒症患者,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因。
若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