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了骨髓炎该怎么护理 护理骨髓炎儿童做好四点

发布于 2025/07/16 08:59

儿童骨髓炎护理需做好伤口清洁、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定期复查四点。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炎症,常见于外伤后或血源性感染,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患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伤口清洁

保持手术切口或开放创面干燥无菌是护理核心。每日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覆盖无菌敷料,观察渗出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脓性分泌物、敷料渗透或异味,需立即就医。接触伤口前后家长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未愈合期间禁止游泳、盆浴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

2、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骨骼修复。每日摄入适量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胶原合成。贫血患儿可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铁食物。发热期间少量多餐,避免油腻,保证水分摄入。食欲不振时可选择营养补充剂,但需医生指导。

3、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严禁自行调整剂量。急性期可冰敷患处15-20分钟缓解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减少充血。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家长可通过讲故事、安抚玩具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止痛药无效时需警惕骨髓炎加重。

4、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监测感染控制情况,每2-4周进行X线或MRI评估骨质修复进度。静脉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4-6周,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确保剂量准确。康复期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但需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直至医生确认骨质愈合。

骨髓炎患儿护理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拒食等全身症状时须急诊处理。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学龄儿童可进行床上阅读等轻度脑力活动。康复后6个月内避免对抗性运动,定期骨科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保持居家环境清洁通风,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复发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