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发布于 2025/07/16 09:02

月经的形成过程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的结果,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调控,可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三个阶段。

1、增生期

月经结束后卵巢内卵泡开始发育,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修复增厚。此阶段子宫内膜厚度从1-2毫米逐渐增至3-5毫米,腺体与血管增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增生期持续约7-10天,对应卵泡发育至成熟的过程。

2、分泌期

排卵后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至5-7毫米,腺体扩张分泌营养液,血管迂曲呈螺旋状。此阶段持续约14天,若未受孕则黄体退化,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螺旋动脉收缩,子宫内膜缺血坏死。

3、月经期

子宫内膜功能层崩解脱落,与血液混合经阴道排出形成月经。脱落过程持续3-7天,出血量约20-80毫升。此时新的卵泡开始发育,雌激素水平回升促使内膜修复,开启下一个月经周期。

4、激素调控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及雌激素分泌,黄体生成素触发排卵并维持黄体功能。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

5、周期变化

典型月经周期为21-35天,青少年和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不规律。周期异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或垂体瘤等。经血颜色从暗红到鲜红属正常,若出现大量血块或持续超过7天需就医排查子宫肌瘤等病变。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稳定,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出现持续痛经、周期紊乱或经量异常,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日常注意腹部保暖,均衡摄入含铁食物预防贫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