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感等症状,可通过血糖检测确诊。低血糖可能由{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胰岛素使用不当}、{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细胞瘤}等原因引起。
1、饮食不规律
长时间未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常见于过度节食、延迟进餐或饮食结构失衡的人群。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空腹饮酒。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表现,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果。
2、运动过量
高强度或长时间运动可能加速葡萄糖消耗,尤其未及时补充能量时易诱发低血糖。运动前1-2小时应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运动中可补充运动饮料。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运动前后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胰岛素使用不当
胰岛素注射过量或与进食时间不匹配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时需严格遵医嘱,注射后按时进餐。建议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出现冷汗、视物模糊时立即测血糖并处理。
4、肝肾功能异常
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肾脏葡萄糖重吸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慢性肝病患者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可表现为晨起心悸、恶心。需完善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少量多餐补充营养。
5、胰岛细胞瘤
胰岛素自主分泌过多的罕见疾病,常引发空腹或运动后严重低血糖。典型症状包括意识模糊、癫痫发作,需通过72小时饥饿试验和胰腺CT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可使用二氮嗪胶囊抑制胰岛素分泌。
怀疑低血糖时应立即检测指尖血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可诊断。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快速升糖食品。反复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者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禁止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