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通常在28-32周检查胎位是否正常,此时胎儿活动空间充足且胎位相对固定。胎位检查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和触诊完成,异常胎位可能增加分娩风险,需及时干预。
超声检查是判断胎位最准确的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头部、臀部及四肢的位置关系,同时评估胎盘、羊水等情况。触诊由医生通过触摸孕妇腹部确定胎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准确率较高,但臀位、横位等复杂胎位仍需超声确认。胎位异常可能与羊水过多、子宫畸形、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腹部形态异常或胎动位置改变。纠正胎位的方法包括膝胸卧位操、外倒转术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胎位问题,妊娠晚期每周需监测胎位变化。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供血。适度散步有助于胎儿活动调整位置,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胎动异常或腹部持续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复查胎位。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维持均衡营养支持胎儿发育。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焦虑影响胎儿活动,按医嘱完成产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