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有积液可通过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超声引导穿刺引流、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阑尾炎积液通常由感染扩散、局部化脓、阑尾穿孔、肠粘连、腹腔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急性期需禁食减轻胃肠负担,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选择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配合胃肠减压管减少积液压力。禁食期间需监测尿量及血压,避免脱水加重感染。
2、抗生素治疗
需覆盖肠道厌氧菌和需氧菌,常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控制感染。若出现寒战高热,可能需调整为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及腹部压痛变化。
3、超声引导穿刺
对于局限包裹性积液,可在超声定位下穿刺抽吸脓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方式适用于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者,穿刺液需送细菌培养指导用药。操作后需加压包扎避免窦道形成。
4、腹腔镜手术
通过微创技术切除病变阑尾并冲洗腹腔,适用于无严重腹膜炎者。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1-2天,并发症少且恢复快。需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若出现血性液体需警惕出血可能。
5、开腹手术
针对弥漫性腹膜炎或脓肿破溃者,需开腹清除脓苔并广泛冲洗。术后可能需放置多根引流管,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严重感染病例术后需持续抗生素治疗7-10天。
术后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切口愈合后需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预防肠粘连。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超声,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及时返院。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