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水分摄入、避免感染、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狼疮性肾炎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药物影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1、调整饮食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鸡蛋清、脱脂牛奶等低磷优质蛋白来源。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浓肉汤等,以防尿酸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但需注意杨桃等对肾功能有潜在影响的水果应避免食用。
2、控制水分
存在明显水肿或少尿时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定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监测每日体重变化,若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钠潴留。夜间睡前2小时应限制饮水,减轻肾脏夜间负荷。
3、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内衣,保持会阴部清洁。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禁用活疫苗。
4、规律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不可擅自增减剂量。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服用环磷酰胺片期间需多饮水预防出血性膀胱炎。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定期检测血药浓度,特别是使用环孢素软胶囊时需监测肝肾功能。
5、定期复查
每1-3个月需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指标。每半年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评估肾脏形态变化。出现尿泡沫增多、夜尿频繁、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时需及时就诊。建立疾病管理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和用药调整情况。妊娠期患者需加强产科和肾科联合随访。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和长袖衣物。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染发剂等化学刺激物。家属应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监测和用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