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前后需要做好术前评估、禁食禁饮准备、心理调整、术后观察和康复护理等事项。
1、术前评估
麻醉前需由麻醉医师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内容主要有心肺功能、药物过敏史、既往麻醉反应等。慢性病患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高血压患者可能需停用抗凝药物,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评估结果将决定麻醉方式的选择和风险等级划分。
2、禁食禁饮准备
全身麻醉前需严格禁食6-8小时,禁饮2小时,防止麻醉诱导时发生反流误吸。婴幼儿禁食时间可缩短至4-6小时。局部麻醉通常无须禁食,但涉及胃肠手术仍需遵守医嘱。禁食期间可少量漱口但不可吞咽,长期服药者需咨询医生是否用少量水送服。
3、心理调整
术前焦虑可能影响麻醉效果,可通过正念呼吸、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儿童患者建议家长陪同进行麻醉诱导,使用安抚物减轻恐惧感。了解麻醉流程和可能出现的轻微副作用如喉咙不适、短暂头晕,有助于建立合理预期。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应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疑虑。
4、术后观察
麻醉苏醒后需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全身麻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可侧卧防止窒息。椎管内麻醉需平卧6-8小时避免头痛。出现寒战、排尿困难或切口剧痛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儿童苏醒期易出现躁动,家长需保持陪伴并防止坠床。
5、康复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精密操作,全身麻醉后建议卧床休息12小时。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开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麻醉药物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切口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需注意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便秘。
麻醉后恢复期应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但避免剧烈运动。术后3天内出现持续头晕、呼吸困难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长期服用镇痛药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老年患者注意预防跌倒。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麻醉药物代谢,吸烟患者至少戒烟2周以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