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复位后一般需要4-8周恢复正常,具体恢复时间与损伤程度、康复措施及个体差异有关。
腰椎复位后的恢复过程可分为急性期、修复期和功能重建期。急性期通常持续1-2周,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此时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腰部负重和扭转动作。修复期约持续2-4周,疼痛逐渐减轻,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如仰卧位抬臀练习,每日2-3组,每组10-15次。功能重建期约需4-6周,通过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恢复腰椎正常功能,包括平板支撑、鸟狗式等动作,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或MRI,观察椎体排列及软组织修复情况。过早恢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复发性脱位,重体力劳动者建议延长恢复期至8-12周。
恢复期间应睡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久坐超过30分钟。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促进骨骼修复。可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缓解肌肉痉挛,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全恢复后可逐步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