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通常需要做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驼背可能与脊柱侧弯、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站立、坐卧姿势,测量脊柱弯曲角度,评估驼背程度。触诊可发现脊柱棘突排列异常或肌肉紧张。此类检查能初步判断驼背类型与严重程度,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
脊柱X线片可显示椎体形态改变、楔形变或压缩性骨折。CT能清晰观察椎体骨质结构,MRI适用于评估脊髓受压或软组织病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需通过全脊柱X线测量Cobb角。
3、骨密度检查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可检测骨质疏松程度,尤其适用于老年性驼背患者。骨代谢异常导致的椎体压缩常伴随骨密度降低,该检查对制定抗骨质疏松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4、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筛查代谢性骨病。HLA-B27抗原检测有助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神经功能检查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适用于合并肢体麻木、无力症状者。可鉴别脊髓型颈椎病或胸椎管狭窄等神经压迫性疾病,这类疾病可能继发代偿性驼背。
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加强背部肌肉锻炼如小燕飞、游泳等运动,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随访监测脊柱形态变化,严重畸形需考虑支具矫正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