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缓解症状、保护器官功能和控制疾病进展,具体措施有局部替代治疗、全身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1、局部替代治疗
针对眼干和口干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眼部干燥,口腔润滑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含漱改善口腔不适。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毛果芸香碱片刺激腺体分泌,但需注意心悸等不良反应。定期进行口腔科检查预防龋齿,使用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维持口腔卫生。
2、免疫调节治疗
轻中度活动期患者可选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功能,合并关节炎时联合甲氨蝶呤片。重要脏器受累如间质性肺炎或血管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必要时加用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适用于难治性病例,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风险。
3、并发症管理
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时需长期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纠正电解质紊乱。出现淋巴瘤倾向需进行病理活检确诊,根据分型选择化疗方案。定期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动脉高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应用维生素B12片和普瑞巴林胶囊对症治疗。
4、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加重眼干。每日饮水1.5-2升,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饮食选择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和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进行散步或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疲劳症状。
5、长期随访监测
每3-6个月评估Schirmer试验和唾液流率,每年进行唇腺活检评估病情活动度。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每季度一次,肺部高分辨率CT每1-2年复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需定期进行肌电图检查,育龄期女性用药前需评估妊娠安全性。
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眼口干燥程度和疲劳变化,避免服用加重干燥的抗胆碱能药物。冬季使用加湿器预防呼吸道刺激,外出佩戴防风眼镜。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时需多学科协作治疗。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