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药物、静脉补液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馒头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恢复。急性期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2、补充水分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果汁,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每1-2小时补充100-200毫升液体,预防脱水。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适用于轻中度脱水。常见的口服补液盐包括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溶液等。按照说明书或医嘱配制使用,少量多次服用效果更好。
4、使用药物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用于细菌感染,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5、静脉补液
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需要静脉补液治疗。静脉补液可以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持续呕吐、意识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治疗期间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和电解质水平。
肠胃炎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继续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增加营养。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肠胃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