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危象是指颅内压急剧升高超过代偿极限,导致脑组织严重受压甚至脑疝形成的紧急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急性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颅内感染等疾病,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三联征,伴随意识障碍、血压升高、呼吸紊乱等生命体征变化。
1、病理机制
颅高压危象的核心是颅内压动态平衡破坏。颅腔容积固定,当脑组织体积、脑脊液量或血容量异常增加时,初期通过脑脊液转移和静脉血回流代偿。当代偿机制衰竭时,颅内压呈指数级上升,脑灌注压下降引发缺血,脑组织可能发生移位形成脑疝。常见诱因包括占位性病变出血、急性脑积水、恶性高血压脑病等。
2、典型症状
头痛呈爆裂样且进行性加重,咳嗽或弯腰时加剧;呕吐多为喷射状且与进食无关;视乳头水肿可通过眼底检查发现。伴随症状包括意识水平快速下降,从嗜睡迅速进展至昏迷;库欣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伴心率减慢;瞳孔不等大提示颞叶钩回疝形成;呼吸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预示脑干受压。
3、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与神经系统查体是初步判断关键。头颅CT可快速识别出血、占位或脑积水,显示脑室受压、基底池消失等间接征象。腰椎穿刺在疑似感染时需谨慎,避免诱发脑疝。有创颅内压监测是金标准,正常值5-15mmHg,超过20mmHg需紧急干预。需鉴别代谢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等疾病。
4、紧急处理
立即抬高床头30度保持头位中立,维持气道通畅并高流量吸氧。静脉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或高渗盐水快速降颅压,呋塞米注射液可协同利尿脱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适用于血管源性水肿。对脑积水患者需脑室穿刺引流,占位病变需急诊开颅减压。所有措施需同步准备气管插管和生命支持。
5、后续管理
持续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测,控制血压在正常偏高范围以保证脑灌注。限制液体入量,维持血浆渗透压在300-320mOsm/L。预防应激性溃疡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康复期需评估认知功能障碍,高压氧治疗可能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原发病治疗如肿瘤切除或抗感染是关键预防措施。
颅高压危象属神经科急症,患者需绝对卧床避免颈部屈曲,家属应记录意识变化和呕吐频率。饮食采用低盐流质避免呛咳,便秘者可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压疮需每2小时翻身。恢复期循序渐进进行认知训练,定期复查头颅影像评估脑室系统状况。任何新发头痛或行为异常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