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预防吸入性肺炎需从口腔清洁、进食姿势、食物性状、吞咽功能训练、基础疾病控制五方面综合干预。
1、口腔清洁
每日早晚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及舌苔,餐后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液含漱。假牙佩戴者需每日拆卸清洗,睡眠时摘除。口腔菌群失衡可能诱发肺部感染,牙周炎患者可定期接受专业洁治。
2、进食姿势
进食时保持90度端坐位,颈部稍前倾。卧床老人需摇高床头至60度,进食后维持该姿势30分钟。使用防呛咳专用餐具,小口缓慢进食,避免仰头吞咽动作。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采用侧卧位进食。
3、食物性状
将固体食物加工为糊状或泥状,液体食物可添加增稠剂调整至蜂蜜样黏度。避免食用汤泡饭、果冻等易误吸食物。蛋白质优先选择蒸蛋、豆腐等易消化形态,蔬菜水果需充分打碎过滤。
4、吞咽功能训练
每日进行空吞咽训练、声门闭合练习等康复动作。寒冷刺激训练可用冰棉棒轻触腭弓诱发吞咽反射。存在吞咽障碍者可咨询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采用电刺激治疗改善咽喉肌群协调性。
5、基础疾病控制
规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胃食管反流等原发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控制胃酸分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风险。
建议家属为老人准备防滑餐椅和防洒围兜,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观察进食后有无咳嗽、声音嘶哑等隐匿性误吸症状,夜间睡眠可适当抬高床头。定期进行营养风险评估,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1.5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餐后2小时口腔清洁。冬季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呼吸道黏膜干燥。发现反复低热或不明原因血氧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