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根肿了疼可能由外耳道炎、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感染、腮腺炎、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或污水进入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根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黄色分泌物。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避免抓挠患处,保持耳道干燥。
2、淋巴结炎
耳周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头面部感染,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可能伴低热。需针对原发感染灶治疗,如扁桃体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局部可热敷促进炎症消退。
3、皮脂腺囊肿感染
耳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形成红肿硬结,触痛显著,可能破溃流脓。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化脓性感染需手术切开引流。日常避免挤压囊肿,注意皮肤清洁。
4、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耳垂下方肿胀疼痛,可能伴发热、咀嚼困难。需隔离休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止痛。接种麻腮风疫苗可有效预防。
5、外伤
耳部撞击或撕裂伤会导致局部血肿疼痛,可能伴皮肤破损。轻微外伤可冷敷减轻肿胀,伤口需用碘伏消毒。若出现听力下降或持续出血,需排除鼓膜穿孔等深层损伤。
日常应避免用力掏耳朵或佩戴过紧耳机,耳周出现不明肿块时禁止自行挤压。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有助于组织修复。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高热、听力障碍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