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的主要危害和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16 17:51

蛔虫病的主要危害包括营养不良、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症,最严重危害为蛔虫性肠穿孔或胆道穿孔。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1、营养不良

蛔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会争夺宿主摄入的营养物质,导致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吸收障碍。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良可影响免疫功能,增加继发感染概率。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并配合高蛋白饮食。

2、肠梗阻

大量蛔虫扭结成团可阻塞肠腔,引发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腹部触诊可扪及条索状包块。严重时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预防重点在于规范驱虫治疗,避免蛔虫大量繁殖。

3、胆道蛔虫症

蛔虫钻入胆总管可引起胆绞痛、黄疸和急性胆管炎,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超声检查可见胆管内平行双线状虫体影。紧急处理包括解痉止痛和驱虫治疗,必要时行内镜下取虫术。

4、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钻孔习性可能导致肠壁穿透,引发急性腹膜炎。患者出现全腹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伴有发热和感染性休克表现。此为最危急的并发症,需立即手术修补穿孔并腹腔引流,术后联合使用左旋咪唑片和广谱抗生素。

5、异位寄生损害

蛔虫幼虫移行至肝、肺等器官时,可引起嗜酸性肉芽肿和局部炎症反应。肺部症状表现为咳嗽、血痰和呼吸困难,胸片显示游走性浸润影。肝脏受累可能出现肝区疼痛和肝功能异常。治疗需采用噻嘧啶片驱虫,并辅以抗过敏药物。

预防蛔虫病需加强粪便管理,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流行地区应定期集体驱虫,患者衣物寝具需煮沸消毒。出现腹痛、呕吐或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驱虫药。治疗后2-4周需复查粪便,确认虫卵转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