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四项金标准 滴虫性阴道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发布于 2023/12/22 13:50

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四项金标准

细菌性阴道炎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病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细菌性阴道病是在1984年国际会议上定名的;本病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突出表现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并有鱼腥味。这是因为分泌物发出来的特殊气味。每当性交或活动时,促进气味的释放,臭味特别明显由于阴道内有大量胺类物质,阴道分泌物的pH也增高;用窥阴器进行栓查时发现阴道内的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很粘稠,但阴道壁的炎症不明显。

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四项

一、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象面糊状,均匀一致,但不是脓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二、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别高,故呈鱼腥味,性交时或活动后往往因促进胺释放而使气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氢氧化钾后也可释出胺味。

三、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经线索细胞。

四、阴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围5.0-5.5,而正常人为4.5-4.7。

细菌性阴道炎须与其它原因引起的阴道炎进行鉴别:

一、真菌性阴道炎:真菌所致的阴道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者占多数。其临床表现有时难以和细菌性阴道病进行区别,但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无胺臭味,pH值大于4。5无线细胞,直接镜检可查出酵母样孢子及假菌比,培养可检出白色念珠菌。

二、滴虫性阴道炎:也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及特殊气味。但取分泌物作镜栓,白细胞数量增多,而不见线索细胞,找到具有活动性的滴虫即可确诊。

滴虫性阴道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潜伏期为4~28天,可见阴道粘膜有红色小颗粒或瘀点,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期时大量的白带有可能湿透内裤,患者因此常常需要使用卫生巾,阴道有多量黄绿色或灰色泡沫分泌物流出,有腥臭味,有时混有少许血液或为脓性,分泌物刺激外阴而有痒感,外阴发红,甚或出现炎性溃疡有的因湿润及擦伤所致,可蔓延至生殖股皱襞,性交时疼痛,并可有尿痛尿频等症状。

急性滴虫性阴道炎未经治临床表现

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滴虫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的出血斑点,后穹窿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为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粘膜可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存在而无炎症反应,称为带虫者。有人认为滴虫单独存在时不能引起炎症,因其消耗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改变了阴道酸碱度,破坏了防御机制,促进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故常在月经期前后、妊娠期或产后等阴道ph改变时,引起炎症发作。

疗或治疗不彻底,可以转为慢性滴虫性阴道炎,这时的白带会比急性期有所减少,多为灰白色米泄样,仍有臭味,有泌尿道感染时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妇科检查时见:外阴阴道粘膜色淡红或有轻度充血,后弯窿有灰白色米汾水样泡沫状白带积聚,有臭味。另外,妇科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斑点,后弯隆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粘膜常无异常改变。

怀孕初期阴道炎症状

一般采用的可以是口服或者是阴道的局部用药,但是无论是用哪一种药物,都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并且平时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穿宽松透气纯棉的内裤,加强营养,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阴道炎分为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白带会呈稀鼻涕样,有异味,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红核洗液或者妇科千金洗液清洗,然后阴道内上甲硝唑栓治疗。怀孕期间由于身体抵抗力比较低下。

阴道炎能游泳吗

有阴道炎的情况下是可以适当的安排游泳锻炼的,但是发现自己有阴道炎以后应该尽快的通过保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白带异常的情况,也可以改善异味瘙痒等不舒服。内裤最好在阳光下暴晒或者高温烫洗,具有杀菌的作用,也能够避免阴道炎反复发作,当病情严重的时候,应该积极的治疗。因为游泳的地方都属于一个公共的场所,如果女性患有阴道炎去游泳,将细菌带入游泳池,有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造成其他人的感染。

阴道炎可以预防吗

首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自己的免疫功能。第四,要注意晚上的睡眠的时间,不能超过晚上12点钟睡觉,这样人体的免疫力是要下降的,容易引起阴道炎反复的发作。如果有基础性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需要给予积极治疗的原发病,以减少阴道炎的发生,平时如果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及时停药在妊娠期或者是月经期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阴道炎,如果发生阴道炎,是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