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睡出来的?医生坦言:即使是铁打的头,睡觉也要注意4点

发布于 2025/09/11 17:55

脑血栓这个“隐形杀手”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时突然袭.击,而睡眠这个本该恢复精力的时段,竟也可能成为危险时刻。很多人不知道,错误的睡眠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一、为什么睡眠与脑血栓有关?

1、血流速度的变化

人在睡眠时,心率会自然减慢,血液循环速度也随之降低。特别是深度睡眠阶段,血流缓慢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2、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整夜不翻身或长期保持固定睡姿,可能导致局部血管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侧睡时压迫一侧颈动脉,可能减少脑部供血。

3、夜间血压波动

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升,这种异常波动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为血栓形成埋下隐患。

二、睡觉时要注意的4个关键点

1、枕头高度要适中

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颈部血管的通畅。理想高度是让头部与身体保持5-10度的自然倾斜,避免颈部过度弯曲。

2、避免长时间仰睡

虽然仰睡对脊柱压力最小,但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可能影响呼吸,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建议适当变换睡姿,左右侧卧交替进行。

3、睡前适当补充水分

睡前1小时饮用200ml温水,可以降低夜间血液黏稠度。但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4、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60%最为适宜。过热会导致出汗脱水,过冷则会引起血管收缩,都不利于血液循环。

三、这些人群要格外警惕

1、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不稳定的人群,夜间更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密切监测睡前血压。

2、长期久坐的上班族

白天久坐已经影响血液循环,如果晚上睡眠姿势不当,血栓风险会叠加。

3、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遗传因素可能使血管弹性较差,更需要注意睡眠时的血液循环问题。

4、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自然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四、预防脑血栓的日常建议

1、规律作息时间

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调节血压和血流状态。

2、适度运动习惯

白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3、饮食结构调整

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海鱼和新鲜蔬果。

4、定期健康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管异常。

睡眠本应是恢复健康的过程,但错误的习惯可能让它变成健康的隐患。了解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让人对睡眠产生恐惧,而是希望通过调整细节,让每一晚的休息都成为真正的健康充电时刻。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从今晚开始,就给自己的睡眠做个“健康升级”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