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筛查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2/11 14:28

骨质疏松筛查是一种通过医学手段评估骨密度和骨质量,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检查方法。通过骨密度检测DXA、定量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以下详细说明骨质疏松筛查的原理、适用人群、检查方法及预防建议。

骨质疏松筛查的核心是评估骨密度和骨质量,常用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DXA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通过低剂量X射线测量腰椎和髋部等关键部位的骨密度。定量超声检查通过声波测量骨骼的强度和弹性,适合筛查初期骨质疏松。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则通过分析血液中钙、磷、维生素D等指标,辅助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1、适用人群。骨质疏松筛查特别建议以下人群定期检查:绝经后女性、65岁以上男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癫痫药物者、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体重过低或长期缺乏运动者。这类人群因生理变化或药物影响,骨密度易下降,骨折风险较高。

2、筛查方法。DXA检查无创、快速,结果准确,是首选方法。定量超声检查便于携带,适合社区筛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可与影像学检查结合,全面评估骨骼健康状态。

3、预防与干预。骨质疏松的预防需从生活方式入手,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和深海鱼。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对于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替代疗法或特立帕肽等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筛查是早期发现和预防骨折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检查和生活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