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资讯

多证据显示冷链海产品或为疫情源头

7050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11月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接到山东省德州市通报,经天津从境外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随后,天津报告1名装卸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11月9日,天津市新增1名无症状患者,为货车司机,曾到该确诊病例所工作的冷库拉货。目前,山东德州、山西太原、河北保定等涉疫情货物流入地正在加紧排查。今年6月以来,已有至少10余省份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11月8日,天津通报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系某冷冻公司装卸工人,此前各地也多次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冷链环节为何一再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

吴尊友表示与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在低温环境比如摄氏零下十几度下,并不会被冻死。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如果把病毒放到摄氏零下180度的环境,比如液氮里,则可能存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冷链造就的低温环境,就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

冷链的温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在摄氏零下20度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则可把病毒带到非疫区,从而引起接触传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

吴尊友表示,全国多个城市海关对进口冷冻海产品或肉食品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这些发现,使得海关等部门加强进口检测,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也都对当地冷链食品加强了监管。

抓好冷链环节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项检测工作。一是对进口的产品及外包装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污染的食品。二是对冷链经营产业的工作环境,包括运输车辆、储存的冷库等,定期进行环境采样,检测污染情况。三是对冷链从业人员,要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扑灭疫情。

来源:新京报
分享给好友 分享给好友

上一篇 : 天津排查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为东疆港冷链搬运工

下一篇 : 最新!进口冷链食品传播新冠如何防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