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是什么原因造成
发布于 2025/07/16 18:16
发布于 2025/07/16 18:16
膈疝通常由先天性膈肌发育缺陷、外伤性膈肌破裂、腹内压增高、医源性损伤及食管裂孔松弛等因素引起。膈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膈肌的薄弱处或裂孔进入胸腔,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
胚胎期膈肌闭合不全导致局部薄弱或缺失,多见于新生儿,称为先天性膈疝。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可能合并其他器官畸形。典型症状为出生后发绀、呼吸窘迫,需通过影像学确诊。治疗需紧急手术修复膈肌缺损,术后需长期随访肺功能发育。
车祸撞击、高处坠落等暴力损伤可导致膈肌撕裂,多发生于左侧膈肌中心腱区域。常伴有肋骨骨折、脾破裂等复合伤,早期可能被其他损伤掩盖。典型表现为伤后出现呼吸困难、肩部放射痛,CT检查可明确诊断。需手术修补膈肌并行脏器复位,术后需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妊娠、肥胖、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等长期腹压增高因素,可能使食管裂孔逐渐扩大形成获得性膈疝。表现为餐后胸骨后灼痛、反酸嗳气,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疝入胸腔。轻症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药物,重症需行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术。
胸腔或腹腔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膈肌,如食管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等。术中未妥善修补可发展为迟发性膈疝,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症状。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腹痛伴呕吐,胸部X线可见肠管影。需再次手术修补并加强术后膈肌功能锻炼。
中老年人膈食管韧带退行性变导致食管裂孔松弛,胃贲门部易滑入胸腔形成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常见夜间反流、吞咽困难,钡餐造影可见疝囊。可选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莫沙必利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合并Barrett食管时需考虑抗反流手术。
膈疝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餐后2小时内保持直立位,睡眠时抬高床头。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减少弯腰、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胸腹部CT,观察疝复发情况。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警惕疝内容物嵌顿坏死等急症。
上一篇 : 什么是内镜下喷洒止血法
下一篇 :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原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