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肉阜可通过局部用药、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尿道肉阜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摩擦损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尿道口赘生物、排尿不适或接触性出血。
1、局部用药:
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尿道肉阜。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可帮助修复萎缩的尿道黏膜,缓解症状;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可用于合并感染的病例;非甾体抗炎药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用药前需清洁会阴部,避免抓挠刺激病灶。
2、物理治疗:
对药物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采用冷冻治疗或激光消融。液氮冷冻通过低温使肉阜组织坏死脱落,二氧化碳激光可精准气化病灶并止血。治疗后需保持会阴干燥,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
3、手术治疗:
适用于反复出血、体积较大或疑似恶变的病例。高频电刀切除术可在门诊完成,传统手术切除适用于基底较宽的病灶。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3天,定期用碘伏溶液冲洗创面,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4、病因管理:
绝经后女性可遵医嘱短期使用雌三醇片改善黏膜萎缩;避免穿紧身裤减少摩擦;纠正长期腹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或便秘。合并尿路感染时可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5、日常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后拍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妇科洗液。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鸡蛋等,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观察复发情况,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加重需及时就诊。长期存在尿道肉阜者应每年进行妇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日常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尿道支撑力,保持适度饮水维持尿液稀释状态,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化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