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残疾者活在阳光下

发布于 2021/07/01 15:54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和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编辑:坐轮椅、假肢、戴助听器,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是身体残疾、听力残疾。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精神病也会导致残疾,但是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或者理解。精神障碍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本期,我们特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黄悦勤教授讲述精神障碍,关注被社会遗忘的人们。

轻度患者可以参加志愿者、手工表演、文艺表演、简单的工作等,让他们离开家,多去社交,完全恢复。但是很多患者出院后,不说话,不睡觉,不洗澡,不洗澡,不出门,不和任何人沟通,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除了专业足够的治疗,还有出门,能说话的小进步。

身边的人要先消除歧视。家庭成员是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和返回社会的关键。家庭成员可消除偏见和歧视,降低患者耻辱,提高治疗依赖性,减少疾病延误造成的危害。媒体要正确报道和引导。只有充分了解残疾人群体,才能唤起社会上的爱与尊重。媒体应重视精神疾病的正面报道,使公众更加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识,减少负面评估,倡导尊重、接受和关心精神障碍患者。

政府需要更多的投入。国家应加大精神卫生工作投入,加强立法,帮助患者就业,提供生活保障等,将我国精神障碍防控提升到适应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保证精神障碍者的切身利益,提升人民精神卫生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