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要注意保养身体 切莫被心脑血管疾病盯上
发布于 2021/08/13 17:40
发布于 2021/08/13 17:40
心脑血管疾病在很多人印象里是老年病,但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此病。预防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要科学锻炼、规律生活、戒烟,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定期到医院检查,做好预防。如果不幸被脑卒中“盯上”,如何做好康复呢?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红霞以脑卒中偏瘫最常见、防治较为困难的并发症——脑卒中后肩痛,又称“偏瘫肩”在康复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的重要性。
“偏瘫肩”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8%-84%。一般来说,患者早期不会疼痛,脑卒中发病两三个月后,疼痛感会很明显。因此,陈红霞表示,预防很重要,尽早干预病情才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
“卒中后的肩痛增加患者的痛苦,长期慢性的疼痛,易造成患者情绪抑郁焦虑;妨碍康复治疗,影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另外,还增加上肢(手)残疾的概率及程度。”陈红霞说。
陈红霞介绍,临床常见的“偏瘫肩”分类为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肩及肩周软组织损伤。偏瘫肩的解剖学原因包括韧带、肌腱、滑液囊、肌肉、关节、骨骼、神经源等方面。“中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的患者数量偏少,更多的患者疼痛是因为护理或者运动不当导致肌肉、肌腱、软组织的损伤”。
陈红霞表示,由于肩关节灵活,可以360度活动,不像膝关节或者是只有屈伸功能的关节那样关系牢固。因此,脑卒中以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由于肌力低下、张力不够或者痉挛容易导致关节半脱位,牵拉神经肌肉、肌腱,导致后期的疼痛。早期就要对患者的偏瘫侧上肢进行电刺激、Bobarth手法等治疗,矫正肩胛骨位置,恢复肩部原有的锁定机制;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使之产生肌张力和主动收缩。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全范围活动。对于已经发生了疼痛的患者,对偏瘫侧上肢进行牢固的支持后,再进行上述治疗。
“如果患者活动不当,非常不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陈红霞指出,良肢位的摆放非常重要。所谓的摆放是指患者卧、坐、站或行走时的摆放,而不是躺在床上的摆放。侧卧在床上时,偏瘫侧上肢应跟躯干呈90度;坐在床上时,腿部和躯干呈90度;坐在椅子上时,肘放在桌上,双手前伸,双脚平放于地面。患者站立或行走,需要肩托的支持时,要根据其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肩托。选择的原则是兜得住偏瘫侧上肢,使关节对位,戴上肩托的肩膀浑圆程度与另一侧一致。已经痉挛的患者可能需要家属帮助或者借助一些支具来摆放。
上一篇 : 治疗儿童孤独症没有神奇疗法
下一篇 : 精准打击定点清除 放疗并没有那么可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