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多多关注 别把孩子的抑郁当叛逆
发布于 2021/07/06 15:39
发布于 2021/07/06 15:39
一日,精神心理科诊室里来了一对母女。妈妈进门就说:“孩子今年上初三,两个月前发现孩子用刀划手腕,结果孩子说上网查了,自己得了抑郁症。可她玩cosplay (一种角色扮演)的时候一点都不抑郁。”母亲语气中带着责备和不信任。孩子低头坐着,没有解释。问及孩子时,她欲言又止。
作为接诊的医生,我非常心疼孩子,不知道她在这么多的日日夜夜里如何独自承担这份痛苦。遂向孩子妈妈解释病情,孩子目前的诊断是“抑郁症”。
妈妈很惊讶:“这不是青春期的叛逆吗?怎么是‘抑郁症’了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青春期呢?怎么区分到底是“青春期叛逆”还是“抑郁”了呢?青春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相当于初中生的阶段。这段时间在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下,男孩、女孩均出现明显的变化,比如身高、体重增加,我们会感觉到孩子“蹿个儿”了,体型也越来越像成人;几乎同时第二性征的出现,比如男孩出现喉结发育、声带变宽而出现的 “变声”、遗精等,女孩出现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等。
其实“叛逆”并不一定是青春期的必然结果。如果家长能及时意识到孩子的变化,恰当地调节亲子关系,可能就会比较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如果仍存在“叛逆”,且感觉有些“超乎寻常”,一定要想到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比如本例中妈妈就错把“抑郁”当“叛逆”。
但“叛逆”实际并不同于“抑郁”。“叛逆”的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不听话,但整体上情绪是平稳的,精力充沛,愿意和同龄人交往,对生活有兴趣,对未来有打算。“叛逆”总体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没有明显影响。而抑郁症的孩子整体情绪低落,不开心或者常无故心烦,发脾气;精力下降,常觉得累;兴趣、乐趣下降,以前喜欢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趣,得不到什么乐趣,甚至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悲观厌世,伤害自己,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学习。家长一定要警惕。
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怎么了。请先给孩子一个机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讨论,到底怎么了。家长一定要建立切合实际的预期,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想好的心”,只是各种原因阻碍了这个过程,父母的作用就是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如果不能自己解决,请寻找专业人员帮助,让孩子真的“好”起来。
上一篇 : 夏季炎热高温天气持续 开给慢病患者的居家处方
下一篇 : 关节肿痛不一定是痛风 当心类风湿性关节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