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中学生都是近视 你的眼睛就是被它毁掉的

发布于 2021/07/27 17:36

不戴眼镜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高中,最近网友在网上反映现在中国社会面临的健康问题近视频发。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高中生近视率已达80%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屈光不正中的近视全球发病率最高、年龄范围最大的眼部健康问题。其中,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在盲目原因中占相当高的比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5日发布的《中国眼睛健康白皮书》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中学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儿童青少年近视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来自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不乐观的情况。

201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显示,世界上至少有22亿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有10亿视力受损问题可以预防和避免。在中国,视力受损的人数也非常惊人。

上述报告回顾了多项疫情学调查,中国部分地区,40岁以上成年人干眼症的发病率约为30%,农村翼状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成为元凶之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视力障碍尤其是近视烦恼?

《世界视力报告》分析,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眼科护理机会有限,是视力障碍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其如此。

现代社会人们长期在室内从事大量近距离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存在近视问题,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这一风险。

在中国,由于学业压力大,室外活动不足,电子产品使用过度,整体防控意识低等因素被眼科专家视为近视高发的主要因素。

之前,共青团中央维持了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网民已达到1.75亿。

而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情况》中,儿童上学日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为43.24分钟,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

全国防盲技术领导小组长王宁利在日前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发布会上强调,电子产品中的内容设计更具吸引力,人们在看电子产品时,花费的时间比看纸质产品多。此外,电子产品展示的文档、阅读画面和纸张的不同,调节对比敏感度不同,眼睛接受的各种光波也不同。因此,电子产品对眼睛的损伤往往更加严重。

国家目标: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应降至38%以下

近视问题目前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为预防近视,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近视预防指南》、《弱视诊疗指南》和《斜视诊疗指南》三项指南。

同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综合防范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了降低近视率的目标-到2030年,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明显提高,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中学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组织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合适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提升防控技术能力。

2016-2019年,全国爱眼日主题连续四年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近视防控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关于近视的一些错误认识:

错误区1:幼儿视力不需要经常检查吗?

视力发育一般在5-6岁基本成熟,但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也不同。每个年龄段视力相同,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半年一次,防止视力发育迟缓,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医治。

误区二:眼镜戴不上,越戴越坏?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的只有假性近视,或者戴眼镜会导致度数加深,拒绝给孩子戴眼镜。

但眼科专家表示,如果发生近视,不戴眼镜,孩子远处看不清楚,反而容易导致近视快速增长。配合适当的眼镜,反而有助于视力发育,有助于控制近视。

误区三:近视手术即可

现在近视眼手术和戴眼镜一样,矫正屈光不正确,眼睛和近视眼相当于戴凹镜。虽然看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的话,近视发生。

误区四:相信神器能治好近视

目前为止,近视眼可以矫正,但近视眼没有治愈的方法和技巧。

预防近视的提示:

一、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读纸内容40分钟,电子产品控制在20分钟,放松眼睛。

二、屏幕不要选择对比度过高、过亮、进入眼睛视网膜的亮度超过必要的生理门槛。

三、当我们专注注意力时,眼睛不活跃的瞬间频率会下降,也就是闭上眼睛的频率会大幅度下降。这将使角膜暴露在外界干燥的空气中。因此,我们在阅读和工作过程中必须转眼。

四、保护眼睛,望远是最重要的。用了一段时间眼睛后,一定要强迫自己走到窗口,看5米以外的物体10分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