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癌药物有哪些 中医治疗胃癌偏方

发布于 2021/09/05 10:28

中医治疗胃癌药物有哪些?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占多种恶性肿瘤的1/4,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位。胃癌多发于40岁以上,41~60岁者约占2/3,男女之比约为3.6:1。因而胃癌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起病多隐匿,早期胃癌可无症状,并常误诊为慢性胃炎,直至癌肿发展至中晚期,手术机会大多已错过。

而现代治疗方法主要是放、化疗,这些治疗方法毒副反应极大,适应证少,疗效差。目前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非常被看好,它适用于各型胃癌,能缓解临床症状,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因此,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医治疗胃癌药物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胃癌多因阴虚湿阻,气血不和,络脉瘀阻,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脾胃功能失常,运化失司,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阻于胃,积聚成块,或素体阴虚,痰热瘀毒交结,脉络痹阻而致。孙氏[1]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气滞、血瘀、痰凝是标,脾、胃肾虚为主,正虚邪恋,结于胃脘而成“反胃”(胃癌)。

胃癌早期一般多见肝胃不和,肝郁气滞,伤及脾胃,日久气郁化火,导致胃热伤阴。脾胃受伤,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结凝中焦,中焦不运;肝胃不和与气滞血瘀为进展期胃癌较早的表现;到了晚期,脾胃失职日久,生化之源枯竭,气血亏虚,病情由脾及肾,命门火衰,出现脾肾虚寒及气血双亏之候。

胃癌患者的病情特征往往是虚实错杂,常用舒肝健脾、补气理气、养血温阳、清热养阴、软坚化痰等法。放疗、化疗后的胃癌患者,其治疗多以健脾理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温中和胃,此有减毒增效的作用。陈氏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胃癌91例,分为气阴两虚型、痰郁气滞型、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四型。

治疗结果:气阴两虚型生存期平均为3.1年;痰郁气滞型生存期平均为1.66年;瘀毒内阻型生存期平均为2.25年;脾肾阳虚型四型生存期平均为2.5年。经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后,其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龚氏分为脾胃气虚型(参芩白术散、资生健脾丸)、胃阴亏型(西洋参或太子参、麦冬、扁豆、玉竹、大枣、生地等),共治疗38例,取得满意效果。

钱氏认为对胃癌的论治应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脾胃气虚,治以益气健脾(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肝胃不和,治以宽中理气(香砂宽中汤、宽中散等加减);痰湿凝聚、热毒蕴结,治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平胃散、二陈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胃阴不足,治以养胃生津(沙参麦门冬汤,增液汤加减)。

张氏报告:治疗70例胃癌,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药用黄芪健中汤、香砂二陈汤加减;瘀血停滞型治以活血化瘀,药用失笑散、丹参饮加减;阴虚胃脘痛治以养阴益胃,药用养胃汤、芍药甘草汤加减;肝气犯胃型治以疏肝理气止痛,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另服六神丸20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生存期3年以上者12例,2年以上者22例,1年以上者30例。症状均有改善,无明显不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