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疝气是怎么得的

发布于 2025/07/16 19:42

老年人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主要有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股疝、白线疝等类型。疝气可能与长期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肥胖、腹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肿块、坠胀感、疼痛等症状。

1、腹壁肌肉薄弱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和结缔组织逐渐退化,导致腹壁强度降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筋膜弹性下降等因素会使腹股沟区、脐部等天然薄弱区域更易形成缺损。这种情况可通过穿戴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疝囊嵌顿。

2、腹内压增高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会导致腹内压持续性增高。当腹腔脏器在高压作用下突破薄弱点,即可形成疝气。针对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多索茶碱片控制咳嗽。

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既往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前列腺手术等可能造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形成切口疝。手术创伤、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会影响组织修复。这类疝气通常需要手术修补,可使用聚丙烯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疝修补术。

4、肥胖或体重骤变

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壁负荷,而快速减肥可能导致肌肉支撑力下降。肥胖人群常伴随代谢异常,影响结缔组织强度。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突然减重超过每月5公斤。

5、腹腔积液疾病

肝硬化、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腹水会显著增加腹腔压力。门静脉高压导致脐周静脉扩张,可能诱发脐疝。这类患者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利尿消肿,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引流。

老年疝气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避免提举超过5公斤的重物;慢性咳嗽者需戒烟并接种肺炎疫苗。若出现疝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或呕吐,可能发生嵌顿疝,须立即就医。手术修补是根治疝气的有效方法,但对于高龄体弱患者,医生会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