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的特点主要有起病急骤、发热贫血、出血倾向、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儿童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细胞类型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两大类。
1、起病急骤
儿童白血病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热、乏力等症状,部分患儿在就诊前1-2周内症状迅速加重。这与儿童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白血病细胞增殖速度快有关。典型病例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并出现原始幼稚细胞。
2、发热贫血
持续性发热是常见首发症状,由于正常白细胞减少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同时造血功能受抑制会引起进行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3、出血倾向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多见,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需警惕患儿出现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4、肝脾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患儿出现肝脏、脾脏轻度至中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多见。这是白血病细胞浸润造血器官的表现,体检可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的肿大器官。
5、骨关节疼痛
骨骼及关节疼痛在儿童白血病中较为特异,常见于四肢长骨和脊柱。疼痛由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增殖压迫或骨膜浸润引起,夜间疼痛加重是特征性表现之一。
儿童白血病确诊需结合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部分需造血干细胞移植。日常护理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避免生冷食物。定期监测血常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