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元凶”找到了,这个“高危”真的很可怕,做好3件事远离它

发布于 2025/07/21 19:39

艾滋病,这个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至今仍让很多人存在误解。其实它既不是"绝症",也不是"洪水猛兽",科学认识才能更好保护自己。

一、艾滋病的真正"元凶"是什么?

很多人误以为艾滋病是"不检点"的惩罚,但真相是——HIV病毒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它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最终可能引发各种感染或肿瘤。

1、HIV≠艾滋病

HIV感染后,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艾滋病(AIDS)。

但通过规范治疗,感染者可以长期维持健康状态,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

2、传播途径只有3种

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具、不安全输血)。

母婴传播(怀孕分娩、哺乳)。

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

3、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拥抱、握手、共用餐具、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HIV。

二、哪些行为真的"高危"?

1、无保护性行为

安全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正确使用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2、共用注射器

吸毒者共用针具是高风险行为,应避免。

3、不规范医疗操作

如非法采血、纹身、穿耳等,需选择正规机.构。

三、如何科学预防?做好3件事

1、正确使用安全套

无论何种性行为,全程使用合格安全套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2、定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服用PEP(暴露后阻断药),降低感染风险。

感染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

3、避免血液暴露

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

医疗操作(如注射、拔牙)选择正规机.构。

四、消除歧视,科学对待

艾滋病感染者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非排斥。现代医学已让HIV感染成为可控的慢性病,正确预防、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与其恐慌,不如掌握科学知识,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