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产品研发:微量管自主精密挤出工艺实现微米级
发布于 2021/01/08 17:20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21/01/08 17:20 复禾健康
威高产品研发:在威高研究院的精密挤出实验室内,一台实验用精密挤出机正在平稳运行,芯丝硅化、挤出工艺、芯丝移除、定型处理……像变魔术一样,一根直径约3厘米中间包裹着一根金属丝的微量管就被制造了出来。
“这根不锈钢芯丝直径仅为0.07毫米,相当于普通亚洲人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在微量管内径起到支撑作用,使用微量管时将它抽出来即可。”威高研究院工程师朱雪真拿起一根微量管介绍说,微量管内径尺寸一般为0.03至0.1毫米,内径小,精度高,公司以前工艺挤的出导管内径一般为0.5毫米,公差为±0.05毫米,相差数十倍,难以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
微量管是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压力传感器、植入介入器械等产品的关键配件。微量管尺寸精度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连续微量输注设备产品的质量,如果微量管的流量控制不精 确,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目前,国内对高精密度微量管的采购以进口为主,虽然采购价格在合理范围之内,但产品的偏差过大,还是远远无法满足标准。同样,微量管精密挤出成型技术也成为了威高部分产品“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有科技界人士总结过中国被“卡脖子”的技术,除了广为人知的芯片,还有诸如操作系统、数码相机、抗癌药等人们熟知的技术,以及罕为人知却极其有用的技术,比如投射电子显微镜、基因检测仪、光刻机等。而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结果更能令人警醒——32%的关键材料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如何攻克这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如何保 证产品质量并掌握这个全新的制造工艺?作为输注设备主要生产单位的医用制品公司,委托威高研究院开始了微量管挤出成型技术的联合开发。接到任务后,朱雪真和医用制品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孙铭君等人成立了“攻关小组”,通过查阅大量的专 利和文献,发现微量管生产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气流对内径进行控制,另一类是利用芯丝对内径进行控制。经过分析对比,他们选择使用了利用芯丝控制内径的生产工艺。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技术研发。“我们发现,芯丝的尺寸是微量管内径精度的主要决定因素,经过无数次的成型实验及流量测试,确定了芯丝品牌和型号。”孙铭君介绍说,他们购买了十几种国内外各个厂商的不锈钢芯丝,发现每个厂家生产产品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强度都有所差别,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成品的最终数值。
谁都想不到,生产工艺、原材料的品牌型号全部确定后,朱雪真和孙铭君等人面临的困难会接踵而至。不锈钢芯丝表面涂层种类、涂层配方实验、涂层均匀程度以及挤出机温度、螺杆转速、牵引速度、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等等,每一个微小的数值和参数都是影响微量管内径精 确度的主因。
由于不锈钢芯丝被包裹在微量管内,要抽出芯丝就需在芯丝表面涂上润滑涂层,芯丝表面涂层种类和涂层均匀程度是本项目核心技术,也是技术难点。“我们试验期间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涂覆材料的配比和涂覆盒工装的开发中。”朱雪真回忆说,他们为了使芯丝涂覆均匀想了各种办法,挑选了几十种涂覆材料,并对涂覆材料进行浓稠度配比,利用海绵等材料对芯丝沥干,最终经过几万次的试验,确定了涂覆材料及浓稠度的配比比例。
“经验是试出来的,工艺是调出来的。” 为了使普通的生产设备生产出精密的管产品,他们一次次地调整设备参数、转速、温度优化挤出工艺流程。“每一次试验都是经验的积累,只要最终能成功开发出来,我们辛苦些不算什么。” 朱雪真说这样的过程十分煎熬,但绝不后悔,“9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中午吃饭都要轮班吃,留人专门看着设备,期间也迷茫过,但一想到下次试验也许就会成功,就会攻克‘卡脖子’的技术就立即有了精神。”
“攻关小组”的工程师们凭借这股子不服输的认真劲,创造了威高自己的微米级微量管,并实现了自主精密挤出,解决输注泵等产品的技术难点,研发的微量管精度控制在0.0015-0.005毫米偏差范围之内,圆满攻破了这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威高研究院也以此次微量管精密挤出技术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精密挤出技术平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攻关小组”将继续围绕不同产品、不同材料精密挤出工艺与医用制品公司技术部一同开展后续研究。
编后语:
小小的一根微量管为什么会成为国内企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首先,体现在“精”上,微量管与普通导管产品不一样,它需要挤出设备有精密的参数控制和稳定的内径数值,每一个材料都需要精挑细选,需要精 确配比。其次,体现在“细”上,微量管生产工艺、技术要点繁多,涉及材料控制、工艺控制等,其工艺的精密程度完全可以被称为“工业艺术品”,这就要求工程师们必须有一颗细致的心。再次,体现在“惰”上,微量管的用量并不是非常大,在合理成本控制内可以购买到相对合适的产品,导致了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资金和力气去开发,凸显出了惰性思维。
科技创新,拿来主义最要不得。因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无数的事例早已证明: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楼越高风险越大。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也正因此,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提升创新突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