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燥时,老人家喝汤可得留个心眼!最近门诊遇到好几位老人,都是因为喝错汤导致身体不适。其实不是所有汤都适合中老年人,特别是气候干燥的季节,有些汤水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
一、这三种汤老人要慎喝
1、老火鸡汤:浓汤暗藏健康隐患
长时间熬煮的鸡汤嘌呤含量飙升,容易诱发痛风。汤表面那层厚厚的油脂,对心血管也不太友好。建议改用隔水炖的方式,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撇净浮油再喝。
2、药膳大补汤:虚不受补反伤身
很多家庭喜欢在汤里加当归、黄芪等药材,但老人体质偏弱,过量进补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失眠等问题。尤其阴虚体质的老人,喝多这类汤容易上火。
3、浓白骨头汤:钙没补到脂肪超标
熬得奶白的骨头汤其实含钙极少,反而溶解了大量脂肪。骨质疏松的老人喝这种汤,不仅补不了钙,还可能增加血脂负担。可以改喝豆腐鲫鱼汤,补钙效果更好。
二、干燥季节喝汤的正确姿势
1、选对食材组合
推荐冬瓜薏米排骨汤、百合银耳羹等清淡汤品。加入白萝卜能化解油腻,搭配山药可以健脾养胃。
2、控制熬煮时间
蔬菜汤20分钟足够,肉汤不超过1.5小时。用砂锅代替高压锅,避免高温破坏营养。
3、注意饮用时间
饭前半小时喝小半碗润喉即可,避免影响正餐食欲。睡前两小时不要喝汤,防止夜尿频繁。
三、特殊体质老人的喝汤禁忌
1、高血压患者:远离腌笃鲜
咸肉、火腿熬的汤含钠量惊人,一碗汤可能就超出一日摄盐量。可以用菌菇提鲜代替咸肉。
2、糖尿病患者:警惕甜汤陷阱
银耳汤、梨水等甜汤要控制糖量,建议用代糖或搭配苦瓜等降糖食材。
3、胃病患者:忌酸辣刺激汤
酸辣汤、胡辣汤会刺激胃黏膜,可以改喝温和的南瓜羹或小米粥。
老人家喝汤本是养生好事,但要根据季节和体质调整。干燥时节更适合喝些润燥生津的汤水,比如雪梨瘦肉汤、白菜豆腐汤等。记住一个小口诀:"秋.冬喝清不喝浓,饭前喝少不喝撑"。给爸妈煲汤前,不妨先问问他们的身体感受,毕竟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