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在和血糖较劲,却可能走进了误区。其实控制血糖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特别是65岁以上的朋友,更需要掌握科学方法。
一、老年控糖的三大认知误区
1、数值越低越好
不少老人把血糖值当作考试分数,其实老年人血糖控制标准比年轻人宽松。空腹血糖维持在7-8mmol/L反而更安全,过度追求低血糖可能引发晕厥等风险。
2、药物越多越有效
盲目增加药量或混用多种降糖药,可能造成肝肾负担。应该根据进食量、活动量动态调整,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员。
3、不吃主食最有效
完全戒断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正确做法是选择低GI值的粗粮,控制每餐主食在拳头大小。
二、适合老年人的控糖方案
1、动态监测有技巧
不必每天扎七八次手指,重点监测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的血糖。记录时要同时标注当天的饮食和活动.情况。
2、运动要量力而行
推荐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次30-40分钟即可。注意运动前后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3、饮食搭配有门道
采用"三三制"原则:每餐蔬菜占一半,蛋白质和主食各占四分之一。烹饪时多用蒸煮,少用煎炸。
三、必须警惕的危险信号
1、夜间频发低血糖
出现心慌、出冷汗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药物过量或饮食不均衡导致,需要及时调整方案。
2、伤口久治不愈
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发现小伤口两周不结痂就要就医检查。
3、视力突然变化
血糖波动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出现视物模糊要及时眼科检查。
四、家人需要知道的要点
1、准备应急食品
家中常备葡萄糖片、果汁等能快速升糖的食品,放在老人容易取到的地方。
2、制作用药清单
详细记录用药时间、剂量,方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3、定期全面体检
除了血糖,还要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每3-6个月做一次系统检查。
控糖是场持久战,没必要追求速效。记住这几个数字: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8%即可,每周减重不超过1斤,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用对方法,血糖管理也可以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