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肌缺血该怎么办?小心三种疾病引发心肌缺血

发布于 2021/11/27 10:36

目前心肌缺血比较常见,但是因为常见,很多人认为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供应和心脏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心肌缺血虽然常见,但会带来伤害。发病时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脏供氧不足,心肌能力代谢紊乱,心脏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要注意心肌缺血。

哪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

1、低血压

低血压会导致主动脉供血减少,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调节功能,适当补充营养,稳定血压,避免心肌缺血的反复发生。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阻塞也是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所以冠心病也是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

3.其他心血管疾病

如血液稠度、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导致心脏血量减少,心脏供血不足,氧气需求逐渐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堵塞,血管中脂质过多会诱发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症状是什么?

这种疾病发生时,患者会感到心脏紧缩、压迫和疼痛,甚至严重时呼吸困难。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也要注意没有症状也会有危害。有医生指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害比有症状心肌缺血更严重。

心肌缺血怎么办?

当你发现自己有心肌缺血时,首先要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因为心肌缺血有时稳定,有时不稳定,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肌梗死。如果还有其他诱因疾病,如低血压、冠心病等。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血压,控制疾病,防止血栓形成,甚至进行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控制疾病。

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心肌缺血,尤其是它的诱因。毕竟有些心肌缺血会危及生命,只有提高警惕,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对于健康人来说,要定期做心脏检查,通过检查了解是否有问题,避免疾病延误,尤其是心脏病。只有了解这些疾病,才能预防,避免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