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夏季高温,冠心病患者要学会“躲太阳”,避免心梗发作

发布于 2025/08/06 16:33

三伏天里最危险的"阳光陷阱",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当天气预报连续出现高温红色预警时,医院急诊室总会多出一批特殊患者——他们不是中暑,而是突发心梗的冠心病患者。阳光灿烂的日子,对心脏脆弱人群来说可能暗藏杀机。

一、高温如何伤害心脏

1、血液黏稠度上升

气温超过32℃时,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散热,这会导致血液浓缩。对冠状动脉本就狭窄的患者,黏稠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

2、血管异常收缩

高温环境下体表血管扩张,但冠状动脉可能出现反常收缩。这种矛盾反应会让心肌供血雪上加霜。

3、电解质紊乱

汗液带走的不仅是水分,还有钾、钠等关键电解质。低钾状态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二、冠心病患者的"三避开"原则

1、避开正午强光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时段,尽量待在阴凉处。必须外出时选择树荫下行走,佩戴宽檐帽。

2、避开骤冷骤热

从高温户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门厅过渡5分钟。洗浴水温保持38℃左右,与体温差不超过10℃。

3、避开体力透支

买菜、遛弯等日常活动改在早晚进行。监测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

三、必须掌握的应急措施

1、识别早期信号

出现不明原因牙痛、左肩放射痛、胃部灼烧感时,要警惕不典型心绞痛。

2、正确使用急救药

硝酸甘油片要舌下含服,坐着用药比躺着更好。5分钟未缓解立即呼叫急救。

3、保持通风体位

怀疑心梗发作时,立即解开领口,保持半坐卧位。避免多人围观造成缺氧环境。

四、夏季特别护理要点

1、科学补水策略

每小时饮水100-150ml,优先选择含钾的淡盐水。避免一次性豪饮加重心脏负担。

2、饮食清淡有讲究

增加冬瓜、黄瓜等含钾蔬菜,适量补充镁含量高的坚果。每餐七分饱为宜。

3、药物调整需谨慎

某些降压药可能加重脱水,但绝不能自行停药。需要调整用药需经专科医生评估。

特别提醒: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夜间睡眠时避免冷风直吹,可以提前开启除湿模式。随身携带的急救药要避免高温暴晒,定期检查有效期。记住,对脆弱的心脏来说,平稳过渡比突击防护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