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把保健品当"零食"吃,早上吞钙片,中午嚼鱼油,晚上再来点降脂胶囊,仿佛这样就能把健康吃进肚子里。但保健品真的可以这样随意搭配吗?那些瓶瓶罐罐里装的到底是"健康助手"还是"隐形炸.弹"?
一、钙片不是糖果
1、过量补钙隐患多
每天钙摄入量超过2000毫克可能引发便秘,长期过量还会增加肾结石风险。中老年人补钙要配合维生素D,否则吸收率可能不足10%。
2、服用时间有讲究
最好在餐后1小时服用,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食。碳酸钙需要胃酸帮助吸收,胃酸不足的人建议选择柠檬酸钙。
3、这些情况要当心
正在服用某些抗生素或甲状腺药物时,补钙需间隔4小时。有肾结石病史的人补钙前要咨询专业人士。
二、深海鱼油的正确吃法
1、纯度比含量更重要
选择EPA+DHA含量超过80%的产品,避免劣质鱼油中多余的饱和脂肪。每天摄入量控制在1000-2000毫克为宜。
2、服用时机影响吸收
随餐服用能提高吸收率30%以上,但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服。开瓶后要冷藏保存,氧化变质的鱼油会产生有害物质。
3、特殊人群需谨慎
凝血功能异常者、即将手术者要控制摄入量。对海鲜过敏的人首次尝试要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反应。
三、调节血压的注意事项
1、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保健类降压产品只能作为辅助,擅自停用降压药可能引发危险。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做好记录。
2、警惕成分叠加
某些产品可能添加利尿剂等西药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扰乱电解质平衡。选择成分明确的产品,避免"速效"诱惑。
3、生活方式要配合
限盐、减重、戒烟等基础措施不能松懈。突然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四、降血脂的三大误区
1、不是越贵越好
某些高价产品可能添加了不必要的成分。关注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趋势更重要。
2、不能抵消饮食放纵
即便服用降脂产品,也要控制饱和脂肪摄入。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
3、定期检查不可少
每3-6个月要复查血脂四项,关注肝肾功能指标。出现肌肉酸痛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保健品就像双刃剑,用对了锦上添花,用错了可能雪上加霜。建议做个"保健品清单",把正在服用的产品带给专业人士评估。记住最贵的不是这些瓶瓶罐罐,而是你独一无二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