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拖出来的,医生忠告,晨起坚持两多两少,肠道才会更好

发布于 2025/08/07 15:51

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而大肠息肉就像潜伏在肠道里的"定时炸.弹"。很多人直到体检报告上出现"息肉"二字才开始紧张,殊不知这些小小的突起物,可能已经在你的肠道里默默生长了好几年。

一、为什么说大肠息肉是"拖"出来的?

1、长期不良饮食习惯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会刺激肠道黏膜,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红肉、加工食品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肠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2、久坐不动影响肠道蠕动

现代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肠道蠕动变慢,代谢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肠道黏膜受刺激的机会。

3、忽视早期症状

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早期信号常被忽视,很多人误以为是"上火"或"肠胃炎",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二、晨起坚持"两多",给肠道减负

1、多喝温水

早晨空腹喝一杯温水(200-300ml),能唤醒沉睡的肠道,促进夜间堆积的代谢废物排出。水温以40℃左右为宜,避免刺激胃肠道。

2、多吃高纤维早餐

燕麦、全麦面包、杂粮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是早餐的好选择。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

三、日常做到"两少",降低息肉风险

1、少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肠道病变风险。建议用新鲜禽肉、鱼肉或豆制品替代。

2、少熬夜

睡眠不足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降低免疫力。保证每天7-8小时优质睡眠,让肠道有足够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四、这些人群要格外警惕

1、40岁以上人群

年龄是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建议40岁后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有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中有大肠息肉或肠癌病史的人,发病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要提前筛查。

3、长期便秘或腹泻者

排便异常可能是肠道发出的警.报,持续两周以上要及时就医检查。

肠道健康需要日积月累的养护,别等出现症状才重视。从明天早晨开始,用"两多两少"给肠道做个温柔SPA吧!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你的每一次健康选择,都是给未来自己的礼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