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主任提醒:慢性胰腺炎若有3种表现,警惕胰腺癌,别大意

发布于 2025/08/12 05:30

慢性胰腺炎患者最怕体检报告出现异常指标,但有些身体信号比检查数据更早拉响警.报。当左上腹疼痛开始变得顽固,体重莫名其妙往下掉,甚至出现脂肪泻时,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胰腺在发出求.救信号。

一、三个危险信号要警惕

1、疼痛模式改变

慢性胰腺炎患者对腹痛习以为常,但要特别注意疼痛性质的变化。如果原本饭后发作的阵痛转为持续性钝痛,且向腰背部放射,服用常规止痛药效果变差,这可能提示病情进展。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也是危险征兆。

2、消瘦速度异常

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就要引起重视。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会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尚可但体重持续下降的情况。部分患者会伴随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

3、排便习惯改变

当粪便出现油脂光泽、漂浮在水面,或伴有恶臭时,说明脂肪消化已经出现明显障碍。有些患者会发现大便颜色变浅,这是因为胰管梗阻影响了胆汁排泄。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也值得关注。

二、定期监测的三大重点

1、影像学检查不能省

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增强CT或MRI检查。超声内镜对早期病变更敏感,能发现小于1cm的病灶。PET-CT虽然价格较高,但对鉴别良恶性有独特优势。

2、肿瘤标志物动态观察

CA19-9是最常用的指标,但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值得注意的是,胆道梗阻时CA19-9也可能升高,需注意鉴别。建议建立个人指标变化曲线,比单次检测值更有参考价值。

3、营养评估很重要

定期检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糖尿病患者要更严格监控血糖,因为胰腺功能恶化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剧。必要时进行粪便弹性蛋白酶检测评估外分泌功能。

三、日常管理的四个要点

1、饮食要“三低一高”

坚持低脂、低糖、低刺激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采用少量多餐制,每天5-6餐减轻胰腺负担。蛋白质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烹饪以蒸煮为主。

2、戒除酒精是铁律

任何含酒精饮品都必须严格禁止,包括料酒、酒酿等。酒精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加速病情进展。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为宜。

3、补充酶制剂要科学

胰酶替代治疗需要随餐服用,剂量要根据饮食脂肪含量调整。服用时不要嚼碎胶囊,避免胃酸破坏酶活性。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用量。

4、疼痛管理讲策略

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消化道损伤。可以尝试分次进食、餐后适度活动等方法缓解疼痛。热敷有时比止痛药更安全有效,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胰腺是个沉默的器官,等它大声抗议时往往为时已晚。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说,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同等重要。记住这些预警信号,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把专业监测和日常观察结合起来,才能守住这道重要的健康防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