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怎么安全搓澡 冬季“安全洗澡清单”
发布于 2023/11/30 07:20
发布于 2023/11/30 07:20
清晨五点的公园里,总能看到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们晨练的身影。他们坚信“早睡早起身体好”,可最近有位退休教师因为坚持每天五点起床晨跑,反而住进了医院。这让人不禁疑惑: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难道也有“保质期”?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褪黑素的能力会下降30%-50%,这就是为什么老人普遍醒得早。但强行维持年轻时“闻鸡起舞”的作息,反而会打乱生物钟。研究发现,65岁以上人群保持7-8小时睡眠最健康,具体时段要因人而异。
1、天不亮就晨练
冬.季清晨气温低,血管遇冷收缩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建议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外出活动。
2、午睡超过1小时
长时间午睡会进入深睡眠状态,醒来后反而更疲惫。控制在30-40分钟最佳,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3、睡前喝太多水
起夜频繁会打断睡眠周期,建议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有前列.腺问题的男性,晚餐后就要开始控制饮水量。
4、开着电视睡觉
闪烁的屏幕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睡前半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5、盲目服用安眠药
长期依赖药物会改变自然睡眠节律,可以先尝试喝杯温牛奶、听轻音乐等自然助眠方式。
1、找到自己的“困点信号”
眼皮发沉、打哈欠就是最佳入睡时机,错过这个“困点”可能要再等90分钟睡眠周期。
2、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之间,选用遮光窗帘。对声音敏感的人可以准备白噪音机。
3、建立睡前仪式感
固定时间泡脚、梳头或做轻柔拉伸,给身体发出“准备入睡”的信号。
4、调整饮食结构
晚餐少吃胀气食物,适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材。
5、科学看待失眠
偶尔睡不着不必焦虑,可以起床看书直到困意来袭,切忌反复看时间。
1、认知障碍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容易出现昼夜颠倒,白天要多安排晒太阳等活动。
2、慢性疼痛人群
选择合适的卧具和睡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3、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严重者要尽早就医,睡眠时尽量保持侧卧。
4、服用特定药物
某些降压药、利尿剂会影响睡眠,可以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
5、情绪障碍患者
抑郁焦虑导致的失眠,需要专业心理干预配合治疗。
记住,睡眠不该是刻板的教条。就像树木年轮会变化,我们的睡眠需求也在不断调整。与其执着于“几点必须睡”,不如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当您清晨自然醒来神清气爽时,那就是最适合您的完美作息。今晚不妨从关闭卧室顶灯开始,给自己一个温柔的睡眠实验吧!
上一篇 : 冬季吃柚子有哪些好处 冬季吃柚子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 : 防寒保暖强身健体 冬季经常锻炼的五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