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睡懒觉,真的伤身吗?研究发现:适度懒觉可降低抑郁风险

发布于 2025/08/18 16:56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隔壁王大爷的收音机准时响起,而张奶奶却还在被窝里享受回笼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关于老年人睡懒觉的争议从未停歇,有人说这是养生大忌,有人却说这是长寿秘诀。最新研究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适度懒觉可能成为银发族的“快乐密码”。

一、老年人睡眠模式的自然变化

1、生物钟前移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褪黑素分泌时间提前,导致很多老人天没亮就自然醒。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必强行改变。

2、睡眠结构改变

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夜间容易醒来,白天补觉成为自然需求。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平均需要1-2次日间小睡。

3、个体差异显著

有的老人保持“早睡早起”习惯,有的则需要更多睡眠时间,这与体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二、适度懒觉的三大好处

1、调节情绪状态

外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追踪研究发现,每天保持7-9小时睡眠(含午睡)的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降低37%。

2、增强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数据显示,规律日间休息的老人,记忆力测试得分比不午睡者高出15%。

3、保护心血管

英国医学杂志刊文指出,每天午休30分钟的老人,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2%,血压也更稳定。

三、需要注意的睡眠雷区

1、警惕过度睡眠

连续数月每天睡眠超过10小时,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抑郁症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2、避免错误补觉方式

饭后立即躺下、蒙头睡觉、保持不良睡姿等习惯,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

3、关注睡眠环境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使用遮光窗帘,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

四、科学懒觉的打开方式

1、控制时长

日间睡眠不超过1小时,最好在下午3点前完成,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2、培养规律

尽量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周末也不要过度打破生物钟。

3、动静结合

白天适当晒太阳、散步,晚上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睡眠本该是享受而非负担。对老年人而言,与其纠结“该不该睡懒觉”,不如学会“怎样科学地睡”。记住这个黄金公式:夜间睡眠6-7小时+午间小憩30分钟=最健康的银发族作息。下次看到家里老人睡回笼觉,不妨贴心地拉上窗帘,给他们一个安心的补觉环境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