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就像人体内的永动机,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但你知道吗?这个默默付出的器官,在出现问题时会发出各种“求.救信号”。有些症状看似平常,却可能是心脏在敲警.钟。
一、这些表现可能是心脏在“呼救”
1、异常疲劳感
明明睡眠充足,却总觉得累得抬不起胳膊。特别是女性,心脏病发作前24小时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这种疲惫感与普通劳累不同,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2、下颌或牙齿疼痛
没有蛀牙却牙痛难忍?心脏问题可能引起牵涉痛。这种疼痛通常呈放射性,位置模糊,可能从胸口蔓延至下颌、颈部或左肩。
3、脚踝肿胀
下午脚踝明显变粗?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时,血液回流受阻会导致下肢水肿。用手指按压肿胀处,如果凹陷久久不恢复,就要特别注意。
二、容易被忽视的心脏信号
1、半夜憋醒
平躺时突然感觉呼吸困难,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入睡。这可能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肺部淤血的表现。
2、莫名焦虑
突如其来的心慌、出汗,伴有濒死感。虽然类似焦虑发作,但可能是心律失常发出的警.告,特别是伴随胸痛时。
3、消化不良样症状
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胃病。实际上,下壁心肌缺血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医学上称为“心源性胃炎”。
4、运动能力骤降
过去能轻松爬三层楼,现在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这种体能断崖式下降,往往是心脏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三、居家自测小方法
1、脉搏检测
用食指中指轻按手腕桡动脉,计算1分钟心跳次数。正常成人在60-100次/分,持续高于或低于都需警惕。
2、观察唇色
自然光下查看嘴唇和甲床颜色。健康者应呈现粉红色,若出现青紫色(医学称发绀),提示可能存在缺氧。
3、监测夜间呼吸
记录自己是否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频繁的呼吸中断会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可能诱发心衰。
四、专业检查建议
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基础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血压检测和血脂检查很有必要。记住,心脏病的某些症状就像“变色龙”,越早识别这些信号,就越能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心脏问题无小事,当身体发出这些特别信号时,请给它应有的关注。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现在开始倾听身体的声音,就是对心脏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