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1/12 09:18
发布于 2025/01/12 09:18
全身骨显像是一种通过放射性核素扫描技术,评估骨骼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主要用于检测骨骼病变,如肿瘤、感染、骨折或代谢性骨病等,能够全面反映骨骼的代谢活动。
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如锝-99m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这些核素会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随后通过γ相机或SPECT设备扫描全身骨骼。由于病变区域的骨骼代谢活动通常高于正常区域,放射性核素会在这些区域聚集,从而在图像上形成“热点”。这种检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早期发现骨骼病变,尤其是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癌症患者的骨转移筛查、不明原因骨痛的病因排查、以及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的评估。检查过程通常需要2-4小时,包括注射核素后的等待时间和扫描时间。
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如锝-99m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这些核素会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随后通过γ相机或SPECT设备扫描全身骨骼。由于病变区域的骨骼代谢活动通常高于正常区域,放射性核素会在这些区域聚集,从而在图像上形成“热点”。这种检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早期发现骨骼病变,尤其是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癌症患者的骨转移筛查、不明原因骨痛的病因排查、以及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的评估。检查过程通常需要2-4小时,包括注射核素后的等待时间和扫描时间。
在进行全身骨显像前,患者需要保持正常饮食,但避免摄入含钙或铁的药物,以免干扰检查结果。检查后,患者应多喝水以促进放射性核素的排出,减少辐射暴露。虽然全身骨显像的辐射剂量较低,但对于孕妇或哺乳期女性,需谨慎选择并咨询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上一篇 : 膜性肾病一期怎么办
下一篇 : 药流当天出血量大鲜红要紧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