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发出的求.救信号,千万别当成“老胃病”!这位57岁患者的经历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当身体出现这些异常时,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一、胰腺癌早期最会“伪装”的3个症状
1、持续性的上腹隐痛
这种疼痛往往从肚脐上方开始,弯腰或进食后加重。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但胃药通常无法缓解。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平躺时更明显。
2、莫名其妙的体重下降
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又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这是因为胰腺功能受损,影响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肿瘤消耗大量能量,导致体重骤降。
3、大便性状改变
粪便颜色变浅、漂浮在水面,或者出现脂肪泻。这是由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食物中的脂肪无法被充分分解。有时还会伴随难闻的腐臭味。
二、容易与胃病混淆的2个关键区别
1、疼痛规律不同
胃病疼痛通常与进食有明确关系,比如空腹痛或餐后痛。而胰腺问题引起的疼痛更持续,且与体位变化有关,夜间平卧时可能加重。
2、消化症状更顽固
普通胃胀气通过调整饮食或用药能缓解,但胰腺问题导致的腹胀、恶心往往持续存在,抑酸药效果不明显。可能还伴随食欲骤减、看见油腻食物就反胃。
三、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1、长期吸烟者风险高3倍
香烟中的致癌物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每天吸烟超过20支,且烟龄超过10年的人要格外警惕。
2、糖尿病患者要留心
突发糖尿病或血糖突然难以控制,可能是胰腺发出的早期信号。特别是没有家族史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3、慢性胰腺炎患者
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会导致组织纤维化,大大增加癌变风险。这类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查。
四、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定期体检别偷懒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腹部B超,结合CA19-9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家族史的建议加做腹部CT或核磁共振。
2、饮食记住三不要
不要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不要过量饮酒,不要暴饮暴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等。
3、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基础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免疫力。
这位患者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也提醒我们: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宁可多查一次,不可大意一次。特别是长期不适反复发作时,一定要到专科进行系统检查。记住,早期发现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能提高5-10倍,关键就在“重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