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健康:《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指南(2024年实践版)》刊发

发布于 2024/01/25 11:52

排便时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是肠道在“求.救”!很多人总把便血当成痔疮,殊不知肠道肿瘤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今天带你识别那些容易被误判的危险信号,学会观察身体的“晴雨表”。

一、四个不容忽视的排便异常

1、大便形状突然变细

正常大便呈香蕉状,直径约2-3厘米。如果持续排出铅笔样细条便,可能是肠道肿瘤占位导致的挤压变形。特别注意排便后冲水时,大便是否粘附在马桶壁上形成凹槽。

2、排便习惯毫无征兆改变

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或者出现“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排不出)。这种变化若持续超过两周,就要引起警惕。

3、便血颜色暗藏玄机

鲜红色血滴在便后滴落多为痔疮,但若血液与大便混合呈暗红色,或带有黏液脓血,可能提示出血点位于结肠。肿瘤导致的出血通常呈果酱样或柏油样。

4、莫名出现的排便不尽感

每次排便后总觉得没排干净,腹部持续有坠胀感。这种不适感可能源于肿瘤刺激肠壁神经,尤其在直肠癌患者中较为常见。

二、三类高危人群要当心

1、长期外卖族

高脂低纤饮食会延长致癌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经常吃烧烤、油炸食品的人,肠道黏膜更易发生炎症改变。

2、久坐不动的上班族

缺乏运动会导致肠蠕动减慢,代谢废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增加。建议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下班后快走30分钟。

3、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2-4倍。建议这类人群从40岁开始定期做肠镜检查。

三、日常护肠的三个黄金法则

1、膳食纤维要补够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相当于1碗燕麦+2个苹果+300克绿叶菜。水溶性纤维(如魔芋)和非水溶性纤维(如糙米)要搭配摄入。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晨起后喝杯温水,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固定时间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也去马桶上坐5分钟,帮助建立条件反射。

3、警惕这些报.警症状

除了排便异常,若同时出现消瘦、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肠癌早期发现治疗几率可达90%以上,千万别因害羞延误检查。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全身。现在起多花30秒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就相当于给肠道做了次免费体检。记住,任何异常变化持续两周以上,都应该找消化科医生做专业评估。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今天开始好好对待你的肠道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