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专家李庆海教授:中医治疗心包炎有奇效

发布于 2024/07/16 13:36

云太医互联网医院心血管专家李庆海教授,河南省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显著,大多数患者病变的冠状动脉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部分冠状动脉病变教轻的患者恢复正常,免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痛苦。

心包炎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常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者由临近组织病变所波及。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常伴有心包渗液,慢性者易发生心包缩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心前区胀闷疼痛、心悸、呼吸困难、颈静脉怒胀、肝大水肿、胸腹水等。

本病可归属中医的“温病”“内伤发热”“心悸怔忡”“胸痹”“结胸”“痰饮”“悬饮”“支饮”“伏饮”等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云:“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

恶水不欲饮。”又云:“……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病案一则

郭某,男,28岁,2024年1月13日初诊。因劳累后心悸、气短3个月,仍坚持参加农田劳动。近20天心悸加重,并觉脘腹胀满,并逐月加大如足月妊娠,卧则不易转侧;小便短少,每日800~1000ml;双下肢水肿明显,并伴乏力、健忘。心外科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建议手术治疗。

因患者经济困难,因此通过云太医平台找到李庆海教授诊治。症见体质壮实,精神尚好,面色晦暗不华,口唇紫暗,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青筋暴露,脐向外突,按之如囊裹水,腹围108cm,双下肢肌肤甲错,足胫水肿,按之没指,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数。

李庆海教授辨证属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枳壳、川牛膝、生地黄、瓜蒌、桂枝、泽泻、大腹皮、炙甘草。

二诊:服上方3剂后,小便增多,尿量每日2000ml以上。腹胀渐松。约已中病,原方继进。

三诊:又服药15剂,腹围82cm,无腹水症。下肢水肿完全消退,诸症皆失。7月随访,能参加体力劳动。

云太医心血管专家李庆海教授表示,缩窄性心包炎属中医心悸、水肿、臌胀病范畴,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效果最佳。

中医学认为,该病由外感于邪,内舍于心,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血瘀气滞,经脉阻滞为患。症见舌暗唇紫,健忘,青筋暴露,肌肤甲错,属瘀血证。

因血的运行、调节、统摄与心、肝、脾关系密切,血瘀而致三脏温煦、疏泄、运化功能失职,三焦气化受挫,气、血、水互结瘀积于腹内,形成臌胀、水肿。故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使气机条达,血脉畅通,水有出路而收捷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